日前,重庆市药监局印发通知,部署开展2023年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。
根据通知,重庆市应按照“风险管理、全程管控、科学监管、社会共治”的工作原则,聚焦安全风险隐患、强化重点产品监管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、完善监管工作机制,努力实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,监管效能有效提升,市场环境持续优化,监管体系和机制持续优化,确保产品质量安全。
通知明确,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围绕10项重点任务,包括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、注册人委托生产等重点企业、网络销售等重点环节和医疗美容使用等重点领域。其中,针对网络销售环节,重点排查疫情防控医疗器械、投诉举报和舆情关注较为集中的医疗器械,严格检查第三方平台履行法定义务情况。在持续推进医疗美容医疗器械专项整治方面,重点关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、射频皮肤治疗仪、激光脱毛仪、显微针、皮秒激光治疗仪、脉冲光治疗仪等产品,加大经营、使用和网络销售等环节监督检查力度,深挖违法违规案件线索,严厉打击非法生产、经营和使用未经注册医疗器械行为。通知还要求,对于新开办、新迁建、质量管理岗位人员变动频繁的企业,要加强关注,重点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并保持有效运行、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履职能力。
此外,通知还提出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、推进风险会商、强化体系检查、加强抽检监测、开展示范创建、落实严惩重处、提升监管效能等7方面工作措施,并明确加强组织领导、加强能力建设、强化社会共治、加大宣传力度、及时总结经验等工作要求。(李易真)
(摘自中国食品药品网)